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大明诸军,衣食所仰,非来自上赐,而是来自百姓之给养。你们不为国家守卫边疆,反而勾引蛮夷入侵中国,还声称什么借师剿贼。什么是贼?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是贼,今日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不就是你们吗?
满清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当初从通古斯荒原难逃,为我大明所怜悯而许其在白山黑水之间容身之一小撮野人尔。这些人过了几天好日子,就试图扰乱我大明边疆,于是便有了成化犁庭之故事。
后又有野人努尔哈赤,受我朝恩养却又叛我,还屠戮我辽东百姓,其中难道就没有你们这些边军的父母兄弟吗?今日尔等将仇人视为宾客,却欲对供养你们的中国百姓动刀兵,可知叛国者乃吴三桂尔。
朕又闻,昔日努尔哈赤死后,黄台吉联合三位兄长逼死了自己的嫡母阿巴亥大妃,而大妃有嫡子三,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今日黄台吉已死,代善老迈,其他两大贝勒也已伏诛,多尔衮又当上了摄政王,你们三兄弟不想着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反而急着来为大明的一伙叛国贼报君父之仇,简直就是无耻之尤…”
吴三桂让人在阵前喊话的脚本是方光琛所拟,虽然只是短短数刻钟,但是方光琛就写出了一篇抑扬顿挫的雄文,连吴三桂看后都觉得大义在手了。而喊话之后,吴三桂的感觉就得到了证实,原本还在为奇兵突袭失利而感到不安的士兵们,现在都变得镇定了起来。
是啊,在听了自己这方的喊话之后,吴三桂的部下们突然意识到,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以整个天下作为后盾的大明军队,而只是一伙流贼而已,哪怕他们打下了北京城,但也依然是一群没有根基的流贼。有着满清作为后盾的关宁军,就算小小的失败一次,但满洲军的主力还没有上来呢,等到主力一到,闯贼不是一路向西逃回老家去,就是被满洲大兵击败的局面,对于满洲大兵野战的能力,他们是敬畏不已的。
有了这样一个心理预期,将士们自然也就镇定了许多,不会以为自己已经打不下去了。但是等到对面也开始喊话之后,这些关宁军的士气再度衰落了下去。
大顺军的喊话戳破了吴三桂借师助剿的大义名分,还正名了农民军起义的合法性,这就不能不让关宁军气馁了。当强盗的带路者,日后可是要被清算的。而没人不会以为,满清不是一伙强盗。特别是听到后面,阿济格三兄弟原来连自己老妈的仇都报不了,大家就更加没什么底气了。
方光琛听着顺军这边的喊话就变了脸色,最终不得不对着吴三桂悄悄建议道:“长伯,我看还是让人擂鼓大声呵斥吧,逆贼的言论实在太过刻薄,将士们听多了,没什么好处…”
另一边,多铎一开始听顺军骂大明,为自己造反寻找合法性一直都上溯到三代时期去了,不由对着身边的硕塞说道:“这李自成也颇有意思,连造反都说的这么振振有词,看来这些话一定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爱新觉罗 硕塞,黄台吉的第五子,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生下他不久就被黄台吉赏赐给了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占土谢图在打猎时被老虎所伤而身亡,叶赫那拉氏又改嫁给了达尔琥。
虽然硕塞年纪尚幼小,现在才16岁,但是他的生母出身女真叶赫部,现在又嫁给了海西女真部的权力人士,因此在黄台吉诸子中,地位也就排在了豪格和福临之后。这次多尔衮出征时带上他,目的也就是为了分化黄台吉麾下的力量。
自小在没有母亲照顾的宫内长大,硕塞年纪虽小却养成了谨慎沉稳的性格,对于多铎的问话只是微笑着附和了几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之后顺军的喊话就比较刺激满人了,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的多铎,让站在一旁的诸将领一个个都安静了下来。听着顺军直接把矛头指向摄政王三兄弟时,众将更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草地,似乎草地上突然长出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几位贝子想着是不是该劝豫郡王不必再听这种狂乱之语时,多铎突然放松了神情坐回到了自己的座椅上,对着他们说道:“我还以为李自成是个人物,却不料,他也就这点捕风捉影的本事了。
本王不会上他的激将法,派出大军去强行冲阵的,本王就在此扎营布阵,看李自成可有本事来攻我。否则等我后方主力上来,必要逮住此人,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拔舌地狱。
传令下去,让三军擂鼓,并一起大声喝骂李自成这个逆贼。鄂尔寨,你去告诉吴三桂,让他停下骂阵,然后派人去求见李自成。我们一路上抓了不少顺军的俘虏,愿意和他们交换我军的尸体和俘虏。
每具尸体换一个活人,每个满洲人换5个被俘的顺军士兵…”
多铎正吩咐部属做事时,阿济格派人给他传了一个口信,听完之后多铎浮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口中不由讥讽的小声说道:“李自成虽然是个恶棍,但是有句话他倒是没说错,母亲死的时候他可是